最新消息

2017-04-02 品好茶在四月天 你要知道的一些茶事
回列表

品好茶在四月天 你要知道的一些茶事

作者:任采真
四月天品好茶,人間最美一幸也。(fotolia)

四月天品好茶,人間最美一幸也。

         
 

人間春茶美在四月天!

 


自古以來,早春萌發的茶葉被視為至寶。人間春茶美在四月天!清明前後,天清地明、細雨霏霏潤茶芛,正是採摘黃金茶的好時節。怎樣掌握「茶中至寶」?時間賜天時,山水有地利,還有不能缺少人和,即好功夫、好火候。拾掇古今有關天造地蘊人間好茶的經驗談,知道這些茶事,得以不錯失人間四月天啜飲茶中至寶的良機。

 












何為茶中「黃金芽」?

 

先春萌發的茶葉被視為至寶--黃金芽,貴比黃金。一年中春季裡最早萌發抽出的茶葉,得陽氣之先,素有「黃金芽」之美稱。被人奉為「茶仙」的唐朝盧㒰,有傳世名作《七碗茶歌》,其中就有「先春抽出黃金芽」名句;明代鄧雲霄的《焙茶詞》也道「春雷初破黃金芽」,好茶稱「黃金芽」的鮮明印象自古至今讓人深刻難忘。

茶中珍品「黃金芽」都是得了「天時」、地利和人間的珍愛:

茶中珍品「黃金芽」都是得了天時、地利和人間的珍愛。(網路圖片)
茶中珍品「黃金芽」都是得了天時、地利和人間的珍愛。(網路圖片)

明前茶」、 「火前茶」 貴如黃金芽

古來中國人品茶就有「明前茶,貴如金」的諺語傳唱,明前茶在春茶中被視為珍品。明前茶是指在清明節氣前採的茶,古時還有另一種稱呼叫「火前茶」,源於清明的前一天是「寒食」。古人在寒食節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國的節義忠臣介之推,有禁火三日的習俗。寒食節中不舉火炊事,到了清明才用火,故而以火代指清明,所以明前茶、火前茶都是指清明節氣前採摘的茶葉。

一般的春茶,是在清明之後才適合採收,而在清明前就能採收的就得是約在「驚蟄」和「春分」時節萌芽的早發品種。因為清明前溫度相對不熱,明前茶蟲害少形、芽葉細嫩、形美色翠、味滋香清,被視為上品茶。由於清明前常見乍暖還寒的天氣,氣溫不高,茶葉生長緩慢,能採摘的茶芽產量很少,明前茶因為稀少就更顯得珍貴了。

圖說:茶文化逐漸被西方社會所接受(Fotolia)
四月天地清明蘊育物之華,茶得天地清明精華古今皆愛。早春抽芽的明前茶,又名火前茶,被視為茶中珍品「黃金芽」。(fotolia)

一斤明前茶,茶芽知多少?

以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西湖龍井茶為例,每年春天,茶農分四檔次採茶菁,清明前三天採摘的稱西湖明前龍井。明前龍井狀如「蓮心」模樣,就是茶樹初萌捲而未舒的嫩芽。一般要製成一斤西湖明前龍井需要三萬六千枚嫩茶芽,一般熟練的採茶姑娘,一個人每天最多只能採摘十二兩的嫩茶芽。再說到同屬於明前茶的明前碧螺春,一斤就用掉7-9萬顆芽頭。一芽一葉真是來之不易啊!

騎火茶」不嫩不老恰恰好

陳省華的三個兒子,有兩個是狀元出身,都做到宰相、節度使之類大官。但陳省華仍然嚴格管教兒子們,絲毫不因為他們官高勢重而放鬆對他們的要求。(shutterstock)
「火前嫩,火後老,惟有騎火品最好」。(shutterstock)

騎火茶也就是清明節日採的茶,「火前嫩,火後老,惟有騎火品最好」。唐末五代毛文錫《茶譜》就記載了「騎火茶」:「龍安有騎火茶,最上,不在火前,不在火後故也。清明改火,故曰騎火。」龍安茶產於蜀地緜州龍安縣的松嶺關, 摘收時間展現特色,選在清明節那一天,自古以來龍安騎火茶就被列入珍茶名錄。

騎火茶的名氣旺,從蜀地龍安傳揚天下。清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到杭州,在杭州名茶區天竺觀看了茶葉的採製,作了《觀採茶作歌》一詩,詩中就稱讚騎火茶,這句「火前嫩,火後老,惟有騎火品最好」就寫在乾隆皇帝的《觀採茶作歌》詩中。

極品貢茶「社前茶」莫屬 紫芛茶冠天下

明前茶珍稀,「社前茶」更珍貴。社前茶是指春社日祭祀土神前採摘的茶。一般春社祭日是在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,落在立春後41日至50日之間,約莫在春分前後。社前茶至少早於清明一個節氣。

唐代開設有中國第一個貢茶區,在湖州(今之江蘇宜興、浙江長興一帶),所貢之茶就是屬於社前茶。陸羽品評湖州陽羨茶「芳香冠世,推為上品」,並將陽羨茶薦為貢品、「可供上方」。陽羨茶是紫芛茶,產量少極為珍貴,成了上選的貢茶。陸羽評「茶」分等次,他這樣說:「陽崖陰林紫者上,綠者次;芛(*草木華初生也)者上,牙者次;葉卷上,葉舒次。」社前茶、陽羨紫芛茶,正是兼具了這些上品茶的特質,讓愛茶人羨煞,泡出的陽羨茶,湯清似黃金液而味醇,芳香藏味中,淡致深永,啜之愈芳。

貢茶每歲要在清明日貢到,趕上宮中清明節祭典和清明宴。試看南宋胡仔(胡元任)編著的《苕溪漁隱叢話》提及這一段話:「唐茶惟湖州紫芛入貢,每歲以清明日貢到,先薦宗廟,然後分賜近臣。」

陽羨茶為歷代貢茶。(Fotolia.com)
中國第一貢茶陽羨茶,湯清似黃金液、香芳而味醇。(Fotolia.com)

從江南太湖畔的湖州地區到當時京城長安,路迢迢幾千里,日夜兼程也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及時趕上清明節的祭典和宮宴,那麼採摘時間該當早於清明一個節氣,約在春分日剛過,所以唐朝貢茶--陽羨紫芛茶就屬於社前茶了。春分時節,大地陽氣暖熱方方穩定,所以茶葉成長極緩慢,內含較多的胺基酸成份,一般只摘茶心或是一心一芽。

雨前茶」春茶大當家

穀雨前採摘的茶稱「雨前茶」,比起明前茶晚了一個節氣,大約在清明節到穀雨節氣前採摘。

成長期中的天候造成「雨前茶」香烈伴隨微苦的特質,葉身薄而短。穀雨前採摘的「雨前茶」可說是春茶的大宗。宋代時不論官民或凡俗,飲茶風氣鼎盛,陸游的詩《蘭亭道上四首其二》就描寫了人間茶市清俗共盛趁雨前景象:「蘭亭步口水如天,茶市紛紛趁雨前。烏笠遊僧雲際去,白衣醉叟道傍眠。」

清明節後茶葉發茂得快且積存較多的礦物質,葉子雖然不若明前茶芽清嫩,然而茶中的保健成份茶多酚(又稱茶鞣、茶單寧)較多,色香味較重、較強,穩定耐高溫沖泡,不過茶的苦澀味也較重。

甘泉滋茶味,詩人益茶香 (fotolia)
清明節後茶葉發茂得快,清明後穀雨前的「雨前茶」茶多酚較多,色香味較重,穩定耐高溫沖泡,但是苦澀味也較重。 (fotolia)

 「雨前茶」何時採摘茶質最佳?

雨前茶香氣烈味厚且易於收藏,也合於炒製清茶的作法。明代江南人士許次紓在《茶疏》中讚揚雨前茶說:「清明穀雨,摘茶之候也。清明太早,立夏太遲,穀雨前後,其時適中。若肯再遲一二日期,待其氣力完足,香烈尤倍,易於收藏。」明代錢椿年輯《茶譜》也說採茶「穀雨前後收者為佳,粗細皆可用。」穀雨前採摘的粗、細茶菁都能用來製茶,一點都不浪費天物。若等過了穀雨,再遲一二天採摘的茶葉,更是香氣四溢,所製之茶也易於收藏。

剛採下的茶菁。(一茶工房提供)
剛採下的茶菁。(一茶工房提供)

普洱茶佳品出雨前

天候隨著地區轉變,這裡且說說雲南普洱茶的小差異。雲南普洱茶也是以雨前茶最好,尤其在清明節過後第二次採摘的茶菁質量最佳。雲南普洱從入春到5月裡雨季來臨前,可進行3~4次的採摘,清明前採一次,清明後穀雨前採兩次。清明後第二次採摘的,因為氣溫提升、陽光普照有利於茶樹生長,降雨又有助於泥土內養分的輸送,使得葉質較為肥厚柔韌、富含養分。

如果當年清明節氣前天氣清冷,會使茶芽生長緩慢,在清明節前未能完全發散,那麼即使過了清明才採摘的雨前茶滋味口感也會接近明前茶。

「黃金芽」怎麼泡得好?

沖泡芽葉細嫩的茶不能用沸水唷,這會毀了黃金芽的滋味,最好等煮沸的水自然降溫到80度,再來沖泡較合宜。溫度過高,會使茶中的茶多酚過度釋放,造成口感苦澀,黃金芽好茶就浪費了。

熱水倒入茶壺後,等待30秒至1分鐘,將第1泡茶倒掉,此步驟會大大降低農藥殘留。(白亞仕/大紀元)
煮沸的水自然降溫到80度,再來沖泡「黃金芽」明前茶較合宜。(白亞仕/大紀元)

告訴你不能不知道的喝好茶的「茶事」!茶中至寶爭春氣,天造地蘊黃金芽。不管是遊方雲僧或是白衣凡俗,不管是宮廷內殿或是草巷花弄,春來人間四月天,最是品茶好時節!半是好茶半好友,玉盅泥杯皆得黃金芽。

人閑、茶香、心清,留給四月天!@*

責任編輯:方沛


出處: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7/3/24/n8960424.htm

map